搜尋此網誌

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SPD4459 「延伸文章」深入淺出品評曲奇餅 learn and know before you get along with cookies

「曲奇四重奏」既出品令我對曲奇改觀(詳情請看上一篇文章)
今次一於講下曲奇餅


曲奇一詞源於荷蘭語中的koekje(一說是德語),第一塊餅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紀
當時的伊朗盛產蔗糖,當地人發明大量甜點,其中一樣就是曲奇
後來造餅技術由西班牙人帶到斯堪地那維亞(Scandinavia)


一般黎講,整曲奇餅做法大同小異
大多都係將麵團,糖霜,牛油等等材料攪均就可以


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,製作麵團/粉團時,某些口味或需要較多牛油
成形後需先放入雪櫃,否則會變得軟巴巴,無法完整地蓋上不同形狀的倒模


若果使用噴嘴工具,把麵團擠出及造形,則可以直接放入已預熱的焗爐~



至於點樣先為止一塊好吃既曲奇呢,小編認為太脆口/太軟身/太堅硬的都不太好


整塊都脆口/硬化的要不就是缺水,要不就是太薄
最好的就是咬下一刻脆口。
咀嚼之際,曲奇受口水滋潤,開始變得軟身就棒了。


附加味道方面可以稍為濃一點,要知道本來曲奇只是牛油,蛋之類所製成,味道乏善可陳
而對於小編來說,「朱古力味曲奇」和「加上了黑椒」的菜式一樣
都是「難以整得難食」的。

講到曲奇,外國有比較有趣的種類,名叫「籤語餅」「幸運曲奇」(Fortune cookie)
裏面有類似預言/數字(相信係供彩票用)/東方彥語俗語等等


小編我曾經在一間日式餐廳進餐後,侍應奉上籤語餅給我及同行的火辣女伴
初時以為是飯後甜點(飯後係咁咦都應該整杯啫喱/布甸啦,整塊餅咁真係R哂頭)
殊不知原來餅內居然有「餡」!紙上文字以英文字書寫
意思大概是叫人「鼓起勇氣,只敢想像的人最終只得想像」
後來發生了甚麼事就是後話了~


All photos credited to Googl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Leave us a comment!